排球两点换三点怎么换「排球 两点换三点」
在我们说排球两点换三点怎么换,大家应该都了解,有朋友想问排球 两点换三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
排球里“两点换三点”的战术具体是指什么
两点换三点”每局只能用一次
排球比赛中,“两点换三点”战术不仅中国队常采用,在瑞士精英赛中,我们看到日本队也常采用。如果这种战术能增强攻击力,变被动为主动,为什么不多用几次?(北京傅洪)
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把排球规则中的相关条例复述一下。2001——2004排球竞赛规则第一部分第三章第8款指出:“每一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六人次,可以同时替换一个或多人。”“每局开始上场阵容的队员在同一局中可以退出比赛和再次上场各一次,而且只能回到原阵容的位置上。”“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上场比赛一次,替补开始上场阵容的队员。而且他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
应该说,排球规则的上述规定已经回答了你的提问。用通俗的话说,每一局每队可有六人次换人机会,虽然每次换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换多人,但是,后面两条规定便对换人做了严格的限制。首发阵容的队员在一局比赛中,只能被换下场一次,当他再次上场后就不允许被替换下来了。候补队员一局则只能上场一次,在这一局中他若下场,还必须由他替换下场的那名队员再替换他。我们举个例子说吧,中国女排首发阵容主二传手是冯坤,接应选手是周苏红。当冯坤轮转到四号位,周苏红到一号位时,陈忠和教练往往会用候补主二传宋妮娜替换接应周苏红,由候补接应李珊替换主二传冯坤。这样,原来前排三个人是主二传、主攻、副攻,也就是我们称为“两点攻”的轮次,换人后前排便改为接应、主攻、副攻,也就有了三名攻击手,成为“三点攻”轮次,主二传从后排插上传球,就可保证前排的多点攻战术。当宋妮娜轮转到四号位,李珊到一号位时,前排又出现了“两点攻”局面,这时再及时换人,变成“三点攻”轮次,就必须由冯坤和周苏红替换李珊和宋妮娜下场,等于还原了首发阵容。根据规则的限制,这次换人结束后,此局这四人都不得再变换位置,场上的不能下场,场下的不能再上场。所以,“两点换三点”的战术在一局中只能进行一次。
“两点换三点”虽然是一种主动换人战术,有时可获得转危为安的效果,有时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如果时机掌握不好,并非屡试屡爽,也会事与愿违,特别是在本队连续长分的形势下,就没有必要机械地采用这种战术,以免打乱本队的节奏反而适得其反。
女排比赛中的“一号位二号位 两点换三点 一传二传”都是指什么?
“一号位二号位”是二传手(魏秋月)配合副攻(马蕴雯or杨珺菁or徐云丽)和接应(张磊)打“单脚背飞、短平快、背快、背溜、背错、近体快、时间差、前快、前交叉”战术的位置 。在这限制了字数,给个邮箱发给你。
排球如何换位及基本规则
; 排球排队员之间的换位
1、为战术,将二传队员换到2号位或3号位。
2、为了加强进攻力量,将进攻能力强的队员,换到便于扣球的位置上。如右手扣球的强攻队员换到4号位;左手扣球的强攻队员换到2号位;擅长扣快球的队员换到3号位等。
3、为了加强拦网,遏制对方的重点进攻,将身材高大或弹跳力好、拦网能力强的队员,换到主要拦网区3号位或换到对方进攻力量最强的相对应位置上。
二、后排队员之间的换位
1、为了发挥个人特长,可采用专位防守。当本方发球后或接起对方的发球后,后排队员各自换到自己的专位防守区。
2、为了在比赛中便于运用行进间“插三二”战术,缩短后排插上的距离,把二6号位或5号位插上到2、3号位之间的位置上,准备作二传,前排的2、3、4号位的队员则及时后撤,准备接球或进攻。
基本规则:
一、发球
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5秒钟内,将球抛起或持球手撤离,在球落地前,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球击出。如球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则被认为是一次发球试图。
在发球试图后,第一裁判员应及时鸣哨允许再次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在再次鸣哨后的3秒钟内将球发出。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不得踏及场区或发球区以外的地面。击球后,可以踏及或落在场区内或发球区以外。
二、队员的场上位置
在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各站两排,每排三名队员。发球队员不受场上位置的限制。队员的位置是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来判定的,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
每一名右边(左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场地的右(左)边线更近。在发球队员击球的一刹那,场上队员脚的着地部位必须符合其位置要求。在发球后,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上。
三、网下穿越
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允许队员在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允许队员的一只脚或双脚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脚的一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除脚以外,不允许队员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对方的场区。
四、触网
新规则规定触网为犯规,但队员在无试图击球的情况下偶尔触网不算犯规。所谓无试图击球,意指已经完成了击球动作和击球试图。如完成扣球动作或掩护扣球动作之后,偶尔触网则不算犯规。
五、进攻性击球
进攻性击球指除发球和拦网外的其他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当球的整体通过球网的垂直面或触及到对方队员,则完成了进攻性击球。前排队员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但触球时必须在本场地空间。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6/28/17/1593337106075310
扩展资料:
比赛阵型:
1、4-2阵型:
4-2阵型由4个攻手和2个二传手组成,场上没有接应二传,两名二传手其中一名轮转到前排后负责进攻,另一名后排二传手负责后排插上传球组织战术进攻,因此在比赛的任何时刻全队都有三名前排进攻球员。
2、6-2阵型:
6-2阵型中,总有一名球员从后排移动到前排进行二传,三名前排球员全部担当进攻位置。因此,所有六名球员都会在某些时刻担任攻手,其中有两人需要担任二传手。
6-2阵型需要两名二传手,在轮转中对角站位。阵型中还__括两名副攻手和两名主攻手。采用对角站位的方法,任何时刻前后排各有一名主攻手一名副攻手。在发球之后,前排球员移动到各自负责的位置。
3、5-1阵型:
5-1阵型中只有一名球员担任二传手,不管他的位置在前排还是后排。因此当二传手在后排时,全队拥有三名前排攻击球员;而当二传手在前排时,只有两名前排攻击球员。加起来一共五名。
在5-1阵型中,轮转中与二传手对角站位的球员称为接应二传。当二传手位于前排时,接应二传可以作为第三进攻点,这在现代排球中已经成为各队提高攻击力的常用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球
攻线,击球后可以落在前场区。如果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在触球时,球的一部分必须低于球网上沿。
(六)拦网
拦网是指队员靠近球网,将手伸向高于球网处阻挡对方来球的行动。
触及到球的拦网行动则完成了拦网。只有前排队员允许完成拦网,后排队员不得完成拦网。如后排队员将球拦回,则为犯规。如拦球到本方场区,则为本队的第一次击球。前排队员的拦网触球不算作本队的一次击球,因此本队拦网后还可以再击球三次。拦网时,队员可以将手或手臂伸过球网,但不得影响对方击球,过网拦网触球应在对方队员完成进攻性击球之后。在一个拦网动作中,允许球迅速而连续地触及一名或更多的拦网队员。
(七)比赛中的击球
规则规定队员的身体任何部位都允许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反弹,如果队员违反了上述规定,则判为持球。
规则规定球必须同时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果球先后触及队员身体的不同部位,则为连击犯规。但是在拦网动作中,允许同一队员或同一拦网中的不同队员,在一个单一的动作中连续触球。在球队的第一次击球时,允许队员身体的不同部位在同一击球动作中连续触球。第一次击球指接发球、接进攻性击球、接本方拦起的球和接对方拦回的球。而在本队第二次和第三次击球时,则不允许球连续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
规则虽然由以上三个部分组合而成,但它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在掌握每部分内容的同时,更要将三部分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规则,理解规则,以至更好地去执行规则。
在女排比赛中,什么叫做背飞和两点换三点?
在女排比赛中,背飞和两点换三点的定义如下:
1、背飞,指扣球队员在扣近体快球的位置上起跳后,冲飞到二传队员身后1~1.5米处扣背传的平弧半快球,称背飞。背飞扣球同样可用单脚或双脚起跳,但单脚起跳比双脚起跳有更大的优越性,因它能更充分利用助跑速度。目前女子采用助跑单脚起跳背飞较多。
2、两点换三点,就是在前排两个火力点增加为三个。
扩展资料:
背飞是中国男排戴廷斌汪嘉伟时代的发明,二传手将球背传到2号位,快攻手迅速跑到二传身后,以左腿单脚起跳,在身体斜飞出去中把球迅速扣出。80年代初老女排身高1米82的周晓兰首次在国际大赛上运用,把当时的女排世界三强日本队打得拦也不是,接不是,多看到中国女排的背飞直接把球扣到对方防守队员的脸上,可见其威力。
进入90年代后,欧美的一流球队如俄罗斯巴西开始全面使用背飞,到了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我们看到背飞已经被前10名的队伍中广泛使用。当身高力大的德国女排遇到更高大的俄罗斯女排时,比赛场上看到的,不是欧美队伍常见的使蛮力互相对扣,而是德国女排用眼花缭乱的2、3号位快攻背飞战术,与俄罗斯周旋了4局才败下来。
后来德国女排在遇到中国队时,不仅成功地制服了中国队的背飞,并以牙还牙,用背飞战术打得中国女排毫无办法,取得胜利。过去中国和亚洲的杀手锏已经不再是我们的独门暗器,欧美队伍不仅学会,而且比我们打得更出色。
未来背飞的走向必然是技术加实力,除了速度要快,要有变化,力量、高度、立体感要更强。也就是说,理想的背飞是欧美的实力打法和中国传统速度及长短变化的结合。传统背飞进攻效果不好并不证明背飞过时,而是要在寻求身体素质、高度、速度好的潜力队员基础上,对原有的背飞进行改造,推陈出新,才能恢复中国女排在世界上原有的快变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背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郎平:这场锻炼价值太大 两点换三点要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