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多少米「短道速滑多少米比赛」
当说到短道速滑多少米,大家可能都听过,有朋友问短道速滑多少米比赛,这究竟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短道速滑一圈多少米
短道速滑一圈111.12米。
短道速滑赛道周长一般为111.12米,其中直道长28.85米,弯道最小半径8米。场地四周的防护垫用防水材料制成,可自然移动,在运动员发生碰撞时能起到缓冲作用。北京冬奥会采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冰面温度为零下7至8度,厚度3至4厘米。
短道速滑赛道的两端各放置着7个黑色橡胶材质的标志块。按照规则,参赛选手必须要在标志块的外侧滑行。不过在运动员为保持身体平衡而手扶冰面时,手部可以放在标志块内侧。
根据赛道长度,各单项比赛的起点因此不尽相同。1000米、3000米接力、5000米接力以及混合团体接力的起点与最后终点重合,而500米与1500米比赛的起点却要相隔半圈。
比赛规则
短道速滑以名次论胜负,赛制采用淘汰制。首先小组预赛,前2-3名进入下一轮,即复赛;以此类推,复赛每个小组的前2-3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前2-3名进入决赛。通常500米、1000米决赛只有4人参加,1500米决赛可有6人参加,3000米可有8人参加。
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出发。首轮比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比赛成绩分配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如用身体碰撞、绊人以及用手推拉等,则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短道速滑赛道一圈究竟有多长?
短道速滑赛道一圈周长一般为111.12米。
众所周知,按照国际田联相关规定,一个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的跑道全长为400米。与其不同,短道速滑所用赛道的全程距离并非整数。
短道速滑赛道周长一般为111.12米,其中直道长28.85米,弯道最小半径8米。场地四周的防护垫用防水材料制成,可自然移动,在运动员发生碰撞时能起到缓冲作用。北京冬奥会采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冰面温度为零下7至8度,厚度3至4厘米。
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场馆
北京冬奥会期间,短道速滑的全部比赛都将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它是北京冬奥会第一项完工的改扩建竞赛场馆工程。
首体区域改造后将整体打造为以6个主要建筑为核心的运动园区,包括首都体育馆一个竞赛馆,首都滑冰馆和首体综合馆两个训练馆,以及综合训练馆、运动员公寓和赛事中心三个配套场馆。
以上内容参考 中新网-冬奥百问 | 短道速滑赛道一圈究竟有多长?
短道速滑一般多少米
短道速滑一般多少米
短道速滑一般多少米,速度滑冰起源于加拿大。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修建室内冰球场,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经常到室内冰球场练习。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这个项目,那么短道速滑一般多少米呢?
短道速滑一般多少米1
速度滑冰的赛道为多少米
1、速度滑冰跑道赛场周围长111.12米,直道宽度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为28.85米。速度滑冰是一种在短场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项目。
2、速度滑冰是—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早在十一二世纪,在荷兰、英国、瑞士以及斯堪的纳维亚一些国家的早期文献中就有关于将动物骨骼绑在脚上在冰上快速移动的记载,这是滑冰运动的早期雏形。
速度滑冰比赛规则
比赛方式
一般来说,每组由2名运动员组成。两条赛道中,内道起跑的运动员,滑行到换道区时应换到外道滑跑,外道运动员要换到内道。换道区,为了避免运动员冲撞,外道选手拥有换道优先权,如选手在换道时发生冲撞,则判内道选手失去比赛资格。
一般规则
起跑
运动员听到“各就位”口令后,须站在预备线与起跑线中间,保持直立姿势,听到“预备”口令后,应迅速做好起跑姿势,静止等候枪响。此时,运动员的冰刀不得越过或踏上起跑线,只能用冰刀的尖端触线。
如果运动员有意不立即站好位置或在鸣枪之前跑出,即为犯规。应叫回运动员,并对犯规者给予警告。如果由于某一运动员抢跑而引起另一运动员抢跑,只警告前者,不处罚后者。如同一运动员第二次抢跑即被取消其比赛资格。
滑跑
运动员在比赛时须按照逆时针方向滑跑,须在自己抽签决定的跑道内滑跑,如侵人他人的跑道滑跑,则被取消该项比赛的资格。运动员若在滑跑中摔倒,站立后可以继续滑跑,但不得妨碍他人的滑跑,否则将被取消该项的录取资格。
在进出弯道及在弯道中滑跑时,不得以缩短距离为目的而触及和穿过雪线,违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如果运动员被不属于自己的过失影响了滑跑,经裁判允许,可以让他重新滑跑,并取其两次滑跑中较好的那次成绩。但如果是因为冰刀损坏或冰场不洁而影响了滑跑,则不允许重新滑跑。
交换跑道
内、跑道的运动员滑跑到换道区时必须交换跑道。凡在换道区起跑的项目,开始起跑时不换道。内,外跑道的运动员同时到达换道区并进行滑跑时,要让外道的运动员先换进里道,处于里道的运动员必须在外道的运动员由其前面穿过后方可换道。
在同一跑道内滑跑
运动员在同一跑道内前后滑跑时,后者必须保持与前者有5米的距离,或者超越前者,但不得平行滑跑或带跑,否则予以警告,如再犯则取消比赛资格,并勒令立即退出跑道。
后者可以由内侧或外侧超越前者,但不得妨碍前者,如因此发生碰撞,则取消后者的该项的录取资格。但在后者要超越前者时,前者不得阻碍后者的超越,否则将取消前者的该项录取资格。
到达终点
运动员到达终点,以冰刀触及终点线为准。如临近终点时摔倒,只要冰刀触及终点线,即可判作已到达终点,运动员摔倒后,可以伸脚力争触及终点线,但不得因此妨碍他人滑跑,否则取消其录取资格。
计分方法
速滑各单项比赛以时间计成绩,排列名次。速滑的全能总分计算方法是:运动员在每个单项中的得分是以其500米的平均速度按1秒钟作1分折算而成。速度越快,所需的时间越少,得分就越少,总分越少,名次越好。短距离全能计分方法与此相同。
规则要点
比赛道次的确定
以下列方式决定同组两名运动员的道次:若以抽签方式编组,则第一个抽得组次的运动员滑内道;若是按已进行过的项目的名次进行编组,则同组内名次在前的运动员滑内道;若是同组内的一名运动员在抽签后退出比赛,则剩下的运动员按原道次滑跑。
根据“全能比赛第一次抽签”的有关规定,若出现同单位运动员相遇,应将外道运动员串至下组外道。在本段内最后一组出现同单位运动员相遇时,将不予考虑。男子、女子全能第2天比赛项目和短距离全能比赛项目,将不按“全能比赛第一次抽签”规定进行。
若某运动员需重新滑跑编在一组时,应按本条款有关规定进。如果出现原道次相同时,应保持原道次而各自单独滑跑。内外道运动员分别佩戴白色、红色标志。
抽签后退赛的规定
抽签后弃权的运动员、不允许再参加比赛。抽签后因伤病(须由大会指定的医生确定)不能参加比赛,则同组的另一名运动员仍按原组次,道次滑跑。若分别有两组的各一名运动员在抽签后退出比赛,则可将该两名运动员按两组顺序较后一组编在一起,并保证他们在滑跑前15分钟得到通知。
裁判员组成
全国速度滑冰竞赛,必须任命下列裁判人员和工作人员: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发令员(2人),助理发令员(1人),终点裁判员(1—2人)、计时长(1人)。如果同时用人工和电动计时,则需两名计时长和1名助理计时员分别负责人工计时和电动计时。
此外,还需要计时员(8人、人工计时)、计圈员(2人)、换道区指示员(1人),换道区监察员(2人),弯道监察员(2人),终点记录员(2人),检录员(3人)、记录长(1人)、记录员(4人)、医生(1人)、气象员(2人)。
参加比赛的规定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佩戴大会发给的号码和标志,穿着适合速滑运动特点的运动服装,并须清洁、整齐、大方,否则不准参加比赛。在全能比赛中,不允许只报名参加一项或一部分项目的比赛。
比赛逆时针滑跑与交换跑道
速滑比赛是按逆时针方向滑跑,也就是运动员的左侧总是朝着运动场的里圈。所有比赛均应在两条密封的跑道上计时滑跑。内道起跑的运动员在滑到换道区的直道时,要转入外道滑跑;
同样,外道起跑的运动员要转入内道滑跑,违者将被取消该项比赛成绩。只有在400米标准跑道上比赛,1000米或1500米在换道区起跑时不换道,在其他规格跑道举行的比赛项目按上述相应规定的处理。
比赛切断雪线的规定
进出弯道线中禁止为了缩短滑跑距离而越过内侧雪线或雪线代替物下面的色线和代替物之间的跑道基本线。违者取消比赛资格。
比赛发生妨碍和碰撞的规定
运动员出弯道进入换道区时(弯道雪线或其代替物结束并接无雪线的换道区直道),出内弯道换外道的运动员不能妨碍其对手从外道换内道的正常滑行。如果不是对手表现出阻碍动作而发生了碰撞,由出内道换外道的运动员负责。
运动员在同一跑道内前后滑跑时,后者在不妨碍前者的情况下,可以由内侧或外侧超越,如因此发生碰撞,超越者应负责。若裁判长确认运动员违反上述规则,则犯规运动员将被取消该项比赛资格。
运动员的间距
在双跑道比赛中,两运动员如滑入同一跑道,当后者超越前者时,被超越者只能在距超越者5米外滑跑。如运动员首次违反此规定则予以警告,若再次违反此规定,则被取消该项比赛资格,并令其退出跑道。
比赛中的伴跑或带跑
在各种速滑比赛时行过程中,绝不允许为正在进行比赛的运动员伴跑或带跑,对于伴跑第1次予以警告,第2次取消比赛资格。对于被带跑的运动员一经发现即被取消该项目比赛资格,并视为舞弊行为而取消其全部比赛项目的资格。
短道速滑一般多少米2
短道速滑比赛一圈长度
短道速滑一圈是111.12米。另外,短道速滑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次、半决、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
4-8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站位通过抽签决定。比赛途中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短道速滑采用什么赛制
短道速滑以名次论胜负,赛制采用淘汰制。首先小组预赛,前2-3名进入下一轮,即复赛;以此类推,复赛每个小组的前2-3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前2-3名进入决赛。通常500米、1000米决赛只有4人参加,1500米决赛可有6人参加,3000米可有8人参加。
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出发。首轮比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比赛成绩分配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如用身体碰撞、绊人以及用手推拉等,则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违规被取消资格的选手无法进入下一轮的比赛。禁止脱离跑道、降低速度、冲撞、踢出局。
短道速滑一般多少米3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有哪些不同?
短道速滑,顾名思义,就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这两个项目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赛道长短。速度滑冰标准赛道周长为400米,而短道速滑的标准赛道只有111.12米。相对而言,速度滑冰要求选手力量更强,短道速滑要求选手技术更高。
如何区分这两个项目,以下从赛道设置、比赛人数、服装、冰刀几方面做详细介绍。
一是赛道设置上的区别。速度滑冰(不含集体出发)赛道被标志线分为内道和外道,选手需按规则滑行,一圈内道一圈外道。而短道速滑赛道则没有细分,选手可任意滑行,不存在串道情况。
二是看运动员出发时场上的人数。速度滑冰个人和团体比赛一般每组2名运动员同时出发,集体出发项目则是6人一排同时出发。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等短距离比赛一般4名选手同时出发,1500米及以上长距离比赛则是6-8名运动员同时出发。
三是通过选手的比赛服装区分,特别是有无佩戴头盔。比赛时不戴头盔的运动员属于速度滑冰项目,反之则是短道速滑选手。速度滑冰运动员身着紧身连体服,既保暖又轻便,最重要的是减小空气阻力,滑行服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风洞测试。
短道速滑运动员需佩戴安全头盔、防切割手套、防割防扎护腿、软垫护膝、符合标准的安全比赛服,以及佩戴国际滑冰协会批准使用的护颈。
四是看冰刀是否固定及冰刀大小、高低、宽窄。速度滑冰冰刀前部和鞋固定,冰刀后部和鞋跟可以分离。速度滑冰主要特点是速度快,所以速滑冰刀刀体长,刀刃窄且平,蹬冰面积大而摩擦阻力小。
短道速滑的冰刀与鞋固定在一起。冰刀刀身较短,与冰面接触面积小,便于弯道时滑弧转弯。冰刀刀身较高,在冰刀倾斜度很大时,冰鞋也不会接触冰面。
短道速滑是中国冬季项目运动会的传统优势项目。自杨扬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实现中国冬奥会金牌“0”的突破后,历届短道速滑冬奥会中国都有金牌入账。在本届北京冬奥会新增的7个分项中,就包括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
短道速滑的长度
短道速滑的长度
短道速滑的长度,滑冰是一项竞技运动,当然喜欢溜冰的人有很多,而且滑冰分为很多种类,滑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下了解短道速滑的长度。
短道速滑的长度1
短道速滑一圈是111.12米。另外,短道速滑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次、半决、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4-8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站位通过抽签决定。
比赛途中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短道速度滑冰,简称短道速滑,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短道速滑速度看上去非常快,但实际上和你在城市里开车的速度差不多,优秀运动员一般能滑到50公里/小时的速度。
短道速滑采用什么赛制
短道速滑以名次论胜负,赛制采用淘汰制。首先小组预赛,前2-3名进入下一轮,即复赛;以此类推,复赛每个小组的前2-3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前2-3名进入决赛。通常500米、1000米决赛只有4人参加,1500米决赛可有6人参加,3000米可有8人参加。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出发。
首轮比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比赛成绩分配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如用身体碰撞、绊人以及用手推拉等,则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违规被取消资格的选手无法进入下一轮的比赛。禁止脱离跑道、降低速度、冲撞、踢出局。
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区别
速度滑冰项目与短道速滑项目都属于冰上项目,两个项目在场地、运动员装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场地不同:速度滑冰场地标准跑道最大周长为400米,最小为333.33米;短道速滑比赛场地内缘周长111.12米。短道速滑比赛,运动员出发后不分道次;速度滑冰比赛分内道、外道,内道半径为25米,外道内圈半径为30米。
冰刀不同:速度滑冰所用冰刀刀体长,只有前点与冰鞋固定连接,后点与鞋不固定;短道速滑所用冰刀刀体短,由两点固定在鞋底。
速度滑冰比赛设个人项目、团体追逐项目、集体出发项目。
个人项目,两人一组,内、外道各一人。由于内外赛道长度不同,运动员每滑完一圈后,都需在换道区进行换道,换道时外道运动员优先换至内道,以确保两人的滑行总距离相同,排名以最终的滑行时间决定。
团体追逐项目,采用分组淘汰制,两队一组对决,每队3名运动员,双方从相反的滑道上同时出发,第三名运动员通过终点后比赛结束,用时较短的队伍获胜。
集体出发项目,多名运动员同时出发,在出发点站成几排。比赛不分内外道。全程16圈,每隔4圈为一个积分点,前三个积分点率先突破的3名选手分别获得5分、3分、1分,第十六圈时率先冲线的前三名分别获得60分、40分、20分,积分高者获胜。
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进行,从2月5日开赛至2月19日结束,共设14个小项。
短道速滑的长度2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有什么区别吗?
滑冰的冰刀刀刃很薄,即使是刀刃最长的速滑刀其与冰面的最大接触面积也不足10平方厘米,因此滑冰时在冰面上产生很大压强,使冰的熔点降低很多,冰刀接触的冰熔化成水,使冰刀与冰之间的摩擦力降的更低,更有利于冰鞋的滑动,那常见的滑冰运动装备有哪些呢?
在溜冰前,要先要戴好护具,包括头盔、护膝、护肘和手套等,护具不仅能保护滑冰者,最重要的是,他能让自己感觉到安全,从而更能放开手脚,不怕跌倒,勇敢学习。告诫滑冰者滑行时要俯身、弯腿,重心向前,就是滑倒了,也要往前摔,这样就摔不着尾骨,让滑冰者学会自我保护
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是一项能让人类不借助外力在平面上达到最快速度的体育项目,奥运冠军们最快速度能够超过60公里/小时。比赛是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跑道由两条直线和两条180度的弧线连接而成,分内、外两道,道宽5米。内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跑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
短道速滑:
比赛场地面积为30×60米,椭圆形跑道每圈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场地两端弧形弯道处摆放黑色橡胶块,作为标志线,也增加比赛的安全性,运动员不得滑入标志线内。直道区则没有标志线,可以任意滑行。
速度滑冰:
速滑冰刀是由刀刃、刀身管、前小刀托、前大刀托、前托盘、后刀托和后托盘等部分组成。现代高级速滑刀刀刃多由优质高碳钢制成,其他部分由轻合金制作。速滑冰鞋鞋底为硬皮、冰刀以螺钉或铆钉固定在鞋底上。
刀刃只有1毫米宽,有40到45厘米长,是纯手工打磨平整的,冰刀放在一块大而平的石头上打磨,并用特殊工具擦亮。现在,使用钻石来磨刀刃变得越来越流行,不过这么昂贵的造价也只有那些顶尖选手可以负担,钻石打磨出来的冰锋几乎完美无缺,这对于在高速中滑行是十分关键的。
速滑运动员身着特制的紧身连体服,既保暖又轻便,最重要的是为了减小空气的阻力。滑行服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风洞测试。
短道速滑:
短道速滑运动员需要佩戴安全头盔,耐切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连指手套,或不含羊毛的合成材料手套;防割、防扎耐用材料的护腿,还有符合标准的安全比赛服;软垫或软垫的硬壳护膝;冰刀管必须是封闭的,刀根必须是园弧形,最小半径为10毫米,刀管最少有两点固定在鞋上,没有可动的部分;所有运动员必须佩戴国际滑冰协会批准使用的护颈。
所用冰刀各不同:
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个项目所使用冰刀的'区别。速度滑冰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所以速滑冰刀刀体很长,刀刃窄且平,蹬冰面积大而摩擦阻力小,鞋腰矮以便于降低身体重心,减少空气阻力;
而短道速滑冰刀的特点是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很小,便于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冰刀的刀身较高,在冰刀倾斜度很大时冰鞋也不会接触冰面。现代高级专用短跑道速滑刀的刀托不是圆桶式,而是可移动的板式,运动员可随时根据比赛项目或个人习惯,将刀管刀刃向左或向右调整到适合自己需要的位置。
速度滑冰:
起跑时,运动员采取蹲立式,以便有强大的爆发力。在长距离比赛中,选手可以把一只或两只胳膊背在身后,以增加空气动力,同时节省体力。
选手被分成两人一组,道次安排和出发顺序抽签随机决定。同组的两位选手在发令枪响后,绕着冰道逆时针滑行,率先达到终点的获胜,由于速度太快,成绩往往异常接近,要用百分之一秒计算。每组选手允许一次抢跑,如果运动员第二次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每圈过后两位选手在交换区互换内外道位置,这样是为了保证两人的滑行总距离相同。外道的选手优先换道。
团体追逐赛2006年首次进入冬奥会,比赛中两个队每队的三名队员在赛道一边同时出发,队员轮流领滑,其他队员则利用气流紧紧跟随领滑者,当最后一个队员冲过终点线时,该队完成比赛,比赛采用淘汰赛制,直到决赛。
短道速滑:
在短道速滑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获得小组前两名的运动员将晋级下一轮,直到决出最终决赛的四名选手。
短道速滑的长度3
短道速滑、速度滑冰你了解多少? 今天带你来科普
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看似相同、实则不同。下面带你详细了解一下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
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赛场地面积为30×60米,椭圆形跑道每圈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场地两端弧形弯道处摆放黑色橡胶块作为标志线,也增加比赛的安全性,运动员不得滑入标志线内。直道区则没有标志线,可以任意滑行。
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奥会被首次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和其他单纯比较运动能力的比赛项目不同,短道速滑的实质是考验人与人之间战术配合的体育比赛项目。短道速滑有着丰富的战术体系。
短道速滑比赛分项包括:男子4圈追逐、7圈追逐、9圈追逐、全能、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 米接力;女子4圈追逐、7圈追逐、9圈追逐、全能、500米、1000米、1500米、超级3000米、3000米接力;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
速度滑冰是一项人类借助冰刀在冰面上进行滑跑,以用时最短为优胜的体育项目。奥运冠军们最快速度能够超过60公里/小时。比赛是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比赛道由两条直道和两条180度的弯道连接而成,分内、外两条比赛道和最内侧的练习道,道宽4至5米。内比赛道的内圈半径为26米,外比赛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
国际性速滑比赛,始于19世纪末。1889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了第1届国际速滑比赛。参加国有荷兰、挪威等13个国家,并商定以后每年举行一次世界性比赛。
从事速滑运动有助于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防寒能力,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世界锦标赛速度滑冰的竞赛项目:男子为 500、1500、5000、10000米;女子为500、1000、1500、3000米。
世界男女短距离锦标赛竞赛项目均为500、1000米。
世界青少年速滑锦标赛竞赛项目:男子为500、1500、3000、5000;女子为 500、1000、1500、3000米。
冬季奥运会竞赛项目:男子为500、1000、1500、5000、10000米;女子为500、1000、1500、3000米。
短道速滑一圈是多少米
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
?
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于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短道速滑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
短道速滑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4-8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最新规则规定,预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之后的比赛按照上一轮比赛的成绩确定站位,成绩好的站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一般情况下,500米、1000米等短距离比赛由4名选手同时出发;1500米以上的长距离比赛由6-8名选手同时出发,只有每场比赛获得前2~3名的选手才可以进入下一轮比赛,因此比起记录,排名更加重要。
由于赛道较短,且由多位选手同时滑行,因此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身体接触,但是推挤其他选手或阻碍前进路线的行为将被视为犯规。禁止脱离跑道、降低速度、冲撞、踢出局。违规被取消资格的选手将无法进入下一轮的比赛。
速滑短道长度是多少
速滑短道长度是多少
速滑短道长度是多少,短道速滑是一种滑冰的运动项目,也是冬奥会的竞技比赛的项目之一,很多人对于这项运动多少都会有一点了解的,但也有很多人不太清楚速滑短道长度是多少?
速滑短道长度是多少1
短道速滑一圈是多少米
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4-8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站位通过抽签决定。比赛途短道速滑一圈是111.12米。另外,短道速滑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次、半决、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中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中国队破短道速滑混合接力世界纪录
在10月21日晚结束的'2021-2022短道速滑世界杯2000米混合接力赛中,由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组成的中国队打破世界纪录!在2000米混合接力赛第一组比赛中,由黄大宪、金雅朗领衔的韩国队率先以2分38秒451打破世界纪录。然而仅仅5分钟后,第三组出场的荷兰选手舒尔廷和队友就以2分38秒094刷新了这一纪录。
随后,中国接力队彰显实力——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又将这一纪录提高到2分37秒747,顺利晋级半决赛。在21日其他比赛中,武大靖在男子500米第13组出场,以40.557秒位列小组第一成功晋级。在女子1500米1/4决赛中,中国选手张雨婷获得第二组第一,韩雨桐获得第四组第一,晋级半决赛。
如何看懂短道速滑
短道速度滑冰,简称短道速滑,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短道速滑速度看上去非常快,但实际上和你在城市里开车的速度差不多,优秀运动员一般能滑到50公里/小时的速度。
速滑短道长度是多少2
短道速滑直到长度约为111.12米。
短道速滑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场地周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为确保运动员的安全,赛场四周要安放泡沫防护垫。
短道速滑项目用品主要由冰刀和鞋子、冰刀养护用品和防护用具组成。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必须要穿着以下防护装备:短道速滑安全头盔、耐切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连指手套、由防割防扎耐用材料制成的护踝、长袖长裤连身服、带有软垫的硬壳护膝、能够保护颈部动脉的护颈。
比赛规则:
短道速滑以名次论胜负,赛制采用淘汰制。首先小组预赛,前2-3名进入下一轮,即复赛;以此类推,复赛每个小组的前2-3名进入半决赛,半决赛的前2-3名进入决赛。通常500米、1000米决赛只有4人参加,1500米决赛可有6人参加,3000米可有8人参加。
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出发。首轮比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比赛成绩分配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如用身体碰撞、绊人以及用手推拉等,则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违规被取消资格的选手无法进入下一轮的比赛。禁止脱离跑道、降低速度、冲撞、踢出局。
速滑短道长度是多少3
短道速滑项目世界历史
19世纪80年代,冰球运动在加拿大迅速普及,为摆脱严寒,一些地区相继修建起室内冰场。于是,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便经常集聚到室内冰球场进行练习或追逐比赛。
19世纪90年代中期,自发的室内速度滑冰比赛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以及温尼伯等城市相继出现。当时参加室内比赛的选手中,有业余爱好者,也有运动员,如1893年、1895年以及1896年世界冠军获得者荷兰的杰普·伊登和早期速度滑冰世界纪录创造者挪威的阿克塞尔·保尔森以及加拿大速度滑冰运动员路易斯·鲁本斯坦等,而且就是保尔森发明了室内短跑道速度滑冰的冰刀。
19世纪90年代末,速度滑冰运动员进入室内训练或比赛在欧洲开始出现。当时冰球运动在欧洲刚刚开展,用于花样滑冰的室内冰场数量又很少,特别是人们将速滑运动员进入室内训练或比赛看做是一种偶发的自我调整,而当时加拿大和美国则将这种活动视为竞技运动。
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室内速度滑冰公开赛,标志着短道速度滑冰的诞生。不久,美国也相继举行了室内速度滑冰比赛,由于速度滑冰比赛是在室内进行的而且跑道较短,所以就命名为短道速度滑冰。
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短道速滑逐渐传入欧洲。
1969年,英国梅登黑德举行了第三十三届国际滑联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加拿大代表向国际滑联成员国印发了由马特起草的《短跑道速度滑冰规则》,会议决定成立旨在推进这项运动发展的“关系委员会”。通过两年的工作,关系委员会提出了一项关于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的议案。
1975年,第36届国际滑联代表大会通过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并选举产生了组织机构,英国的欧内斯特·马修斯当选为首届主席,成员有加拿大的让·格雷尼尔、瑞典的拉尔斯-乌洛夫·埃克伦德以及意大利的奥塔维奥·钦关塔。
1976年,经国际滑冰联盟承认和支持的首次国际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赛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尚佩恩举行。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挪威、瑞典和美国共10个国家派出了代表队。比赛的项目有男子和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和男子3000米、5000米接力和女子3000米接力。
1980年,跑道短道速滑定为每圈111.12米,并一直作为标准沿用至今。
1981年,第一届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在法国默东举行,接力比赛在这次赛事中仅列为表演项目。
1988年,短道速滑被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
1990年,第四十三届国际滑联代表大会在英国克赖斯特彻奇举行,会议决定从1992年开始,冬季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短道速滑场地定为30米×60米,标准的短道速滑比赛场地为每圈111.12米。
1991年开始,国际滑联决定定期举行世界短道速滑团体锦标赛。
1992年,短道速滑纳入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子1000米、5000米接力及女子500米和3000米接力。
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增设男子500米和女子1000米。
2003年,开展短道速滑的国家和地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11个发展到59个。
2018年7月,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将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项目列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